您好! 欢迎来到北京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科疑难病会诊中心             咨询热线:010-69556966  咨询QQ:99120606        

浅谈皮肤病饮食忌口问题

来源:皮肤资讯

  不少朋友在看病的同时总要问到饮食忌口的问题,我一般都乐于解答。因为人要活下去,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空气和食物(当然包括水)。它们对生命都如此重要,当然对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有影响了,能不正视它们吗?固定生活在一个地方的人们是没有选择空气质量的权利的,对健康和疾病的关切就只能在饮食上重视了(心理问题另论)。而且朋友们的关心还说明,作为中国人,我们的传统文化依旧在延续,不论现代科学如何发达,现代营养学如何用分析的方法来认识食物的成分(而很少考虑是否能被人体顺利吸收、利用),不同的食物对人体的利弊有何种结论,依然不能替代我们传统文化对食物的看法,这是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非常欣慰的。

那么患病后如何来选择食物呢?个人认为可以从性味、人体、时令、疾病四方面来考虑:

1.性味:

指的是食物的属性和味道。我们所食用的食物,同我们人一样,均是大自然的产物。我国地域广阔,经纬度、温度、湿度、海拔、地域组成等自然条件各不相同,所以在不同地区的食物属性是不同的,而且一年四季的轮换带来了不同的属性。最基本的可以分为寒性、热性、平性三种,如苦瓜、鸭肉偏寒,桂圆、羊肉偏温,小麦、莲子属于平性……等等;味道指的是酸、苦、甘、辛、咸五味及淡味,不同的食物味道不同,并且可以复合存在。

  分类而言,在动物食物中,天上飞的偏温者多,水里游的偏寒的多,地上跑的属性不一,行动迅捷者如羊、鸡、狗等之类者偏温多,动作缓慢者如猪、鸭之类等偏寒者多;就植物而言,调味品偏温热者居多;粮食多为平性,所以适宜大量进食。蔬菜、水果偏寒者占多数,中国人炒菜喜欢加诸如花椒、大葱、生姜等偏温的辅佐品来调和寒性的蔬菜是十分正确的。

  捎带说一句,现代营养学提倡多吃生的蔬菜,认为可以减少维生素的消耗,对人体有营养,不提倡煎炒烹炸等中国传统烹饪的做法不宜大力宣传,它与我们传统认识是相悖的,长期食用容易伤及人体阳气。

  因此在选择食物时需要考虑属性,而不能简单地以某种食物含维生素多、或蛋白质多或纤维素多就大快朵颐了。

  除此之外,有口味偏好的朋友也要考虑食物的“味”,按中医传统的说法是酸、苦、甘、辛、咸,在人体相应地分别入五脏,即肝、心、脾、肺、肾(不是解剖学指的组织器官),以滋养我们的脏腑。对健康的人来讲,调和五味,不偏味是养生的基本;而患病后,需要根据脏腑的虚实来适当偏重味道的取舍。《黄帝内经》明确指出“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就是说长期偏好某种味道会伤害到我们的五脏,在调和食物的时候需要考虑。

  在谈完属性、味后,也需要考虑食物的种类。作为中国人,还是依从传统的饮食习惯为佳,遵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原则是我们保持人体健康的基本准则,即平时的食物组成以粮食为主,瓜果、蔬菜、肉类为辅。如美国上世纪70~80年代,因为人们普遍喜欢肉食、油炸食物及甜食,所以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文明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医疗投入越来越大,90年代以后经过饮食管理、科普宣传,加之中产阶层的素食者越来越多,曾经困扰美国政府的“营养过剩”的问题也在逐年下降,为此支付的医疗开支大幅度递减,所以现在的美国胖人多属于穷人阶层。反观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后,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因为贫困而不得不“素食”的中国人,目前在食物的结构中肉食及高脂肪食物占得比重越来越大,水果及各种甜品吃得也越来越多,其结果就是在各个年龄段,即从婴幼儿直至老年人均不同程度地因为饮食结构的失衡而出现了各种问题。发达国家曾经出现的健康问题目前正在我国重演,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我们每个人需要思考并应该积极应对了。

  “现代科学”的“光芒”已经把我们大多数人的大脑洗涤了,被某些专家提倡的“营养学”、“养生学”、“中医养生”的说法忽悠了。所以人们普遍关心的是“缺乏”营养、缺乏某种维生素、缺乏蛋白质、缺乏矿物质,从不考虑自己是否真的缺营养,更不考虑所吃的“营养”是否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是否真的对自己“个体”有利。君不见长期喝奶反而缺钙的人从不考虑他们的祖辈很少喝奶而基本没有缺钙的事实;提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的人也考虑昔日在黄土高原生活的人们很少能吃到新鲜蔬菜但并不明显缺乏维生素的事实。许多人被“现代营养学”、被“专家”的讲座、书籍鼓动得每天制订“营养食谱”,以为从此就能保持身体的健康或长寿,不惜花费大量的金钱、精力及时间,但其最终的结果多数是花了不少钱,身体反而出了毛病。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提倡多吃“新鲜(大棚、反季节)”水果、蔬菜,多喝水,结果导致最爱美的女性(男性则喜欢多吃糕点及饮料,也属甜味食品)对阳光的过敏大幅度的增加,喜欢甜食的人们缺钙普遍增多。对提倡大力这些说法的“专家”来说,是罪过啊!

  小结一下,食物是有性、味的,寒热温凉各不相同,酸苦甘辛咸各有所主,补、泻功能各有差异,必须根据食物的性味来选择适宜自己个体的食物,跟着从成分分析角度出发的现代营养学走不一定对自己有利。

2. 人体:

简单的说就是分体质。人的体质分为多种,《灵枢》即有“五行人”、“阴阳二十五人”的分类,最简单的可以分为两种人,即寒性、热性两类。偏寒性(喜欢温暖、怕冷、着凉或吃凉的容易拉肚子等)的人可以适当吃一些热性食物;偏热性的(怕热、喜欢吃凉的、容易大便秘结等)人可以适当吃一些寒性食物。

  在此还要强调一下,水本性为湿,属寒,所以体质偏寒者不宜多喝水,体内有湿邪者不宜多喝水。

3. 时令:

中医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即是指不同的季节要有相应的养生原则。“冬吃萝卜夏吃姜”是非常形象而正确的。具体到时令说,春夏季节,人体与大自然相适应,阳气处于发散的状态,体内的阳气相对不足(抵抗力减弱,所以夏季是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因此不适宜大量进食寒凉以及酸、苦、咸味(具有收敛作用,不利于阳气的发散)的食物。所以我是很反对夏季大量、不顾身体需求而无所顾忌地喝冷饮、吃水果、喝啤酒的。夏天的时候喝冷饮、凉茶,一方面可以将人体发散在外的阳气往体内收引来抵御冰凉的食物,从而达到解暑、降温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补充人体因为阳气发散而耗费的津液,因此适度非常重要。整天冷饮不离口的人最终要付出寒凉食物带来的副作用,即脾阳不足,痰湿内生,先出现腹部肥胖,随之导致经络不利,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增高;胰腺负担过大,血糖升高,等等,不一而足,各种疾病均会出现。

张书元

张书元,北京华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医院院长,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中国皮肤科学科带...[详细]

白彦萍

白彦萍,女,皮肤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一直从事中...[详细]

陈喜雪

陈喜雪 所属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 职 称 :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最高学历: 北...[详细]

晋红中

晋红中,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性病学系主任,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详细]

马琳

马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儿童皮肤科资深专...[详细]

涂平

涂平,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详细]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010-69556966

咨询QQ:9912060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29号

      

机构链接:   北京中医管理局      北京医生网

版权所有:北京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科疑难病会诊中心

中心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29号(北京华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医院)

京ICP备12030668号   京卫计网审【2015】第012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4595号

Copyright © 2015 Skin disease consult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